近期,多地出现新冠“复阳”者,面对病毒,除了做好必要的防护外,还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。
免疫系统本身是一个耗能的系统,而均衡的膳食能为免疫力提供源源不断的能耗。因此,保持健康 合理的饮食结构 ,摄入 均衡充足的营养 ,都是让免疫力变更强的“加分项”。
具体如何做呢?这里给大家分享5个饮食原则。
【资料图】
原则1:吃够种类
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,为了更好地满足营养和健康需求,日常饮食中要摄入 多种多样 的食物。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标准, 每天 的食物种类最好在 12种 以上, 每周25种以上。 其中:
谷薯、杂豆类 平均每天至少3种,每周至少5种;
蔬菜、水果类 每天至少4种,每周至少10种;
鱼蛋畜禽类 每天至少3种,每周至少5种;
奶、大豆、坚果, 平均每天至少2种,每周至少5种。
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膳食宝塔图,除了水、盐、油,其他 每层都尽量挑上几种食材,尽量每天凑够12种。
原则2:吃够主食
很多人出于减肥或者控制血糖等诸多原因,在生活中刻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,然而,人的能量核心基础来自于主食。不吃主食,免疫力会越来越差。
主食要吃,每天要吃 谷类200-300克(生重), 其中 全谷物和杂豆50-150克(生重), 另外, 保证每天摄入薯类50-100克(生重) ,例如红薯、山药、土豆、芋头等,
主食注意粗细搭配,粗粮可占主食的1/3~1/2,这样才能达到膳食纤维的合理摄入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补充的目的。
技巧3:吃够蔬菜水果
调查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居民所摄入的果蔬量仍然不足。然而,果蔬是 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最重要的来源,是维护免疫力所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。
日常生活中,建议大家每天最好能吃 300~500克(生重)蔬菜 ,其中深色蔬菜占50%以上;每天水果摄入量则在 200~350克(1~2个女性拳头大小) ,适当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。
原则4:吃够蛋白质
维护免疫力,蛋白质是基础。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优选鱼、禽、蛋、瘦肉、奶类、大豆及其制品等。
在食用量上,每周最好 吃鱼2次或300~500克(生重) ;每周吃蛋类300~350克,约等于 一天一个鸡蛋 的量;每周吃 畜禽肉300~500克(生重) 。并且要注意,少吃深加工的肉制品。
蛋白质最好 均匀分布于三餐 ,避免早上没有蛋白质,中午偏少、晚上丰富的失衡状态,一般成人保证每餐都有25~30克的蛋白质。
大体上,没特殊忌口的话,蛋白质可以这样吃:
牛奶、鸡蛋 每天吃; 适当吃不同品种的鱼 :例如鲈鱼、黄花鱼、三文鱼等等可轮流换着吃; 禽肉要有: 如鸡肉、鸭肉等,尽量去皮,因为皮的脂肪含量高; 畜肉为辅: 猪牛羊肉尽量选瘦肉,五花肉可跟猪里脊肉轮替。一些特殊人群,比如老年人或做健美、抗阻训练的年轻人,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,排除禁忌疾病,在合理饮食的同时补充优质蛋白补充剂。
同时,尽量避免肥肉、烟熏和腌制等加工肉、动物油等摄入。
原则5:喝够水
保证规律有效的饮水,没有大量出汗、也没有特殊禁忌疾病的一般轻体力活动的成人,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~1700毫升,约一次性纸杯8杯水。
白开水是最佳选择,此外,还可以饮用淡茶水、淡蜂蜜水等,避免喝含糖饮料,避免喝太多浓茶和咖啡,尽量不喝酒。
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
于康教授